社工站如何開展精準需求的特色項目?| 社工課
發布于 2022-06-04 14:52
出品 | 社工客(ID:shegongke)
作者 | 岳飛燕
單位 | 鄭州市管城回族區信望愛社工服務中心
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為優化便民利民服務,進一步提升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切實做好困難群眾民生保障工作,按照區統一要求,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南曹街道成立了南曹街道社會工作服務站,通過駐站走訪的方式親近民生,進一步了解服務對象的需求,做到傾聽群眾、了解群眾、服務群眾,根據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提供精準幫扶,讓大家感受到政府、社會的支持與關切,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米。

一、登記臺賬,排憂解難
用腳步丈量民情,關懷困難群眾。在南曹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社工通過定期探訪、陪伴,把關愛送到家,深入了解服務對象的實際生活狀況,針對發現的問題,逐一記錄,登記臺賬,并提出相應的介入方案,用政策排憂、用行動解難。


二、暖心陪伴,愛心守護
在走訪的時候,發現一名因腦干出血癱瘓在床,被評定為肢體一級殘疾,生活不能自理,二十四小時需父母照顧,服務對象負面情緒大,覺得生活沒有價值,有自殺的念頭。
在筆者介入后,服務對象明顯開心了很多,想要也需要人的陪伴,但因服務對象的父母年紀大了,妻子在安置房照顧孩子,沒有人和他交流,他也出不去,長期呆在狹小環境,負面情緒非常大。
筆者和服務對象交流的時候,因為他口齒不清,再加上說的是方言,所以有很多詞都聽不懂,因為只有服務對象自己一人在家,所以就在筆者不管聽懂聽不懂都應著的時候,服務對象卻也看出來了筆者沒聽明白,不厭其煩的一遍又一遍的重復著,在筆者搭檔提醒應該讓他休息會的時候,他還邊“不累、不累”,邊抬著頭努力的和我們聊著。




所以筆者除了鏈接社會資源,為特定困難群體送去面粉、被子、鞋子等生活物資的同時,也會定期上門問訪,認真傾聽服務對象的生活日常,為服務對象“出謀劃策”、緩解其孤獨、焦慮的情緒,給予其正向的心理支持。
三、居家維修,修復溝通橋梁
當然,除了心理、精神的需求,安全需求還是位居一位的。
老年人在人口結構中處于“弱勢群體”,對于殘疾、家庭困難或者是空巢老人來說,他們存在的更多是安全隱患,為了幫助老人消除居家安全隱患,也讓他們感受到來自他人的關心和支持,在南曹街道辦事處的大力支持下,筆者便以居家維修為切入點,聯合信望愛社工ME“179·一起修”幸福家園社區服務項目,回應低保、殘疾、獨居、空巢等老人的居家安全需要,給困難老人進行空調清洗與充氟、檢查線路、提供便攜式馬桶、防滑拐杖等服務,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給困難老人一個安全溫暖的家。

在聯合志愿者,一起走進服務對象家中,為他們送去愛的禮包時。

一位走路經常走著走著就摔到了的阿姨,看到筆者送去的拐杖,高興的直拉著筆者的手,“閨女,你的手咋這么涼啊,快進屋坐坐”,那一瞬間,就像吃了蜜一樣,又甜又暖。
看到大叔愛不釋手的拿著筆者給申請的拐杖,終于宣布讓那個看起來就不太趁手,很短很獨特,光亮的黑棍子提前退休的時候,在這個暖洋洋的日子里,感覺一切都是那么的值得。

“179·一起修”修復的不僅是居家設施,維護居家安全,而且修復了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接下來,筆者將會繼續篩選符合服務標準的獨居、空巢、傷殘、低保、失獨等困難老人群體,為他們帶來更豐富、更優質的居家安全維修服務。
四、擴大宣傳
提高社會大眾對特殊群體的關愛
在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能夠放慢腳步,多多聆聽困難人體的聲音,是多么難得的事情。我們始終相信,世界的改變不是因為少數人做了很多,而是大多數人做了一點點。

在今后的工作中,筆者會在南曹街道辦事處的支持與帶領下,再接再勵,進一步優化,提高服務質量。為特殊人員及其家庭健康幸福的生活創造有利條件和環境,進一步減輕特殊家庭負擔,緩解家庭困難,結合服務對象及家屬的需求,開展多樣社區活動,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構建社會支持網絡,提高他們的生活質量和社會融入度。
根據不同群眾的不同需求提供精準幫扶,讓大家感受到政府、社會的支持與關切,不斷增強困難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打通為群眾服務的最后一米。
【社工客】創始人顧正品老師
總結梳理13年項目設計與管理的經驗
隆重推出
《公益項目設計與運營12講》系列課程
落地講透項目調研、設計、運營
項目品牌建設、傳播等關鍵環節
已有500位同學加入學習
【社工客】
身邊的好友都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社工客平臺立場。
歡迎分享你的社工服務經驗。
社工客投稿郵箱:sgke123@163.com
小客微信:shegongke002
本文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郵箱:wyl860211@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