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獨秀的后人現狀如何?3個英年早逝,剩下的后人一個比一個厲害
發布于 2022-06-04 15:28
提起近代思想解放的先鋒和領軍人物,總是繞不過陳獨秀、魯迅和李大釗等人,他們不僅從西方學習到了先進的思想,還積極的將這種開放的理念向國人傳播,希望能夠啟迪民智。
在當時落后封閉的社會形勢之下,他們不畏懼強權,發出了屬于那個時代的最強音,陳獨秀更是新文化運動的領軍人物,那么陳獨秀的子女們都發展的如何呢?
陳獨秀的三個子女因為當時國內緊張的局勢英年早逝,剩下的后人們都在自己的人生中找到了屬于自己的生命意義........
三個子女英年早逝
陳獨秀是《青年雜志》的創辦者,也是五四運動和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他積極地向民眾宣傳民主和科學思想,啟迪民智。
但也正是因為陳獨秀的所作所為觸動了當權者的利益,所以他的一生中也遭受了非常多的挫折和磨難,他數次被抓到監獄之中,遭受了很多非人的折磨,甚至他的妻子和孩子都受到了牽連。
盡管如此,陳獨秀依然沒有放棄,這種胸懷天下的大無畏精神也深深影響了他的幾個孩子們,他的子女們也都非常優秀。
陳獨秀的一生中有過四段婚姻,一共有四子二女。
陳獨秀與第一任妻子高曉嵐是包辦婚姻,兩人之間并沒有什么情感,但是他們之間依然共同孕育了四個孩子,分別是陳延年、陳喬年、陳玉瑩和陳松年,兄妹四人從小一起相互陪伴著長大,感情也非常好。
陳獨秀作為父親也十分注重對于四個子女的文化教育,他教導幾個兒女學習文化知識是十分重要的事情,而且他自己也以身作則,在家庭中營造了濃厚的學習氛圍,幾個孩子以父親為榜樣,每天刻苦讀書,一家人的生活也十分平和快活。
但是這種安靜的生活很快就被打破了,袁世凱的特務機構查到了陳獨秀的家庭住址,想要一舉將陳獨秀抓捕入獄。
陳獨秀得知這一消息后為了保護家人的安全,只好一個人逃亡到日本,避免家人受到自己的連累。
當時戰火連天、局勢也非常緊張,陳獨秀與家人一別,就不知道何時才能再見面了。
袁世凱沒有抓到陳獨秀,但是也沒有放棄對陳獨秀家人的圍捕,好在高曉嵐與孩子們在親戚朋友的幫助下逃脫了袁世凱派來的一次次抓捕,四個孩子也在奔逃的過程中逐漸長大。
陳延年
雖然連年戰火讓一家人的生活非常艱辛,但是幾個孩子的學習成績都非常優秀,大哥陳延年和二哥陳喬年都考入了震旦大學,后來又一起到法國繼續深造,家中不能提供太多的經濟支持,兄弟兩人就勤工儉學繼續讀書。
陳獨秀得知自己孩子的生活狀況之后,曾經也想著在經濟上資助兄弟二人,但是卻被他們拒絕了。
陳獨秀常年在外奔波,與孩子之間的感情本來就淡薄,而且在一家人躲避袁世凱的追捕時,陳獨秀作為父親卻始終沒有現身對家人施以援手,所以兄弟兩人的心中也有不少的怨恨,這種對父親的埋怨一直持續到兄弟二人自己也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之后才停止。
陳延年
陳延年和陳喬年在學習的過程中慢慢接受了父親一直信仰的馬克思主義思想,也加入了護國抗敵的共產黨革命隊伍當中,兩人為新中國的順利建成貢獻了重要力量。
直到兄弟兩人真正成為了共產黨員,接手了黨內重要工作之后,他們逐漸明白了壓在父親肩上的擔子到底有多重,感受到了父親對于家庭的無奈,所以也漸漸原諒了父親對于家人多年的忽略。
兩兄弟在黨內的工作十分優秀且出色,在黨內承擔著非常重要的職責,但不幸的是,后來陳延年被捕,為了保守黨和國家的秘密忍受了各種非人的折磨,最終陳延年在敵人的亂刀之下壯烈犧牲。
陳喬年
福無雙至禍不單行,第二年,弟弟陳喬年在組織會議中被叛徒出賣,自知命不久矣的陳喬年在敵人的包圍之中不斷地周旋,為一起工作的革命同志創造逃生的機會,最終英勇就義。
兩個哥哥接二連三的去世給身體本就不是非常好的妹妹陳玉瑩帶來了非常大的精神創傷,特別是二哥陳喬年在血泊中死去的慘狀給陳玉瑩造成了非常劇烈的沖擊。
自此之后她的身體就每況愈下,最終在28歲的時候因為思慮悲傷過度身體難以承受不幸英年早逝,陳獨秀第一段婚姻中的四個孩子最后只剩下了小兒子陳松年還活在世上。
幼子陳松年撐起家庭重任
陳松年因為年紀最小,與父親陳獨秀相處的時間也最短,在陳松年剛出生沒多久,陳獨秀就已經逃離海外,他跟著母親和哥哥姐姐長大,他所知道的父親形象也都是聽哥哥姐姐描述后想象出來的。
后來因為家庭變故的原因,陳松年并沒有像兩個哥哥一樣有出國深造的機會,甚至在大學中還不得不輟學,連大學都沒能畢業。
當時因為兩個哥哥不幸去世,父親陳獨秀還在獄中,而且母親當時也正處于重病,所以當時已經是大學生的陳松年只好輟學承擔起整個家庭的重任,照顧家人。
由于當時陳獨秀在領導革命時犯下了重大錯誤,這對陳獨秀的子女們也造成了非常惡劣的影響,因此陳松年的生活也過得十分艱辛,但是即使如此他也沒有放棄充實和提升自己,他留在家鄉成為了一名小學老師,同時督促自己的子女好好學習。
在陳獨秀晚年出獄的時候,是陳松年將父親接到了家中生活,陪伴著父親共同走過了他生命中最后的時光。
早年的陳獨秀對自己的子女并不怎么親近,但是在晚年之后卻十分依賴自己的家人,對自己的孫子孫女也十分親昵。
陳松年讓父親陳獨秀在生命的最后階段享受到了天倫之樂,他沒有計較父親在他幼年時對他的拋棄和不管不顧,反而對父親十分尊敬和愛戴。
大浪淘沙,最終留下的金子經過洗禮后也顯得愈發耀眼,陳松年大半生的生活都因為戰亂,因為父親在政治上的影響經受了很多磨難,好在最后陳松年一家終于過上了平穩安定的生活。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生活艱苦,但是陳松年還是堅持讓自己的幾個兒女讀書,堅持讓他們上大學。
后來陳松年成為了文史館的館員,他的幾個兒女也因為自始至終堅持接受教育,也都在各自的事業領域中獲得了不小的成就。
姐弟兩人各有所成
高君曼
在陳獨秀的第二段婚姻中,他與妻子高君曼生下了兩個孩子陳子美和陳鶴年,在兩個孩子成長的那段時期正處于國內戰爭,陳獨秀因為需要處理各種事務很少有時間陪在家人的身邊。
因為經常兩地分居導致陳獨秀與高君曼兩人之間的感情破裂,兩個孩子最后只能和母親相依為命,因為經濟困難,陳子美和弟弟陳鶴年不得不半工半讀的完成了兩人的學業。
兩人的基礎教育完成之后,陳子美選擇就讀職業學校,學習婦產科專業成為了一名護士,后來陳子美在工作和生活中因為受到父親的影響而無故遭受了很多挫折。
忍無可忍的她只好逃往香港,又輾轉到了加拿大,憑借著她高超的醫術在當地的一家醫院找到了一份工作,最后在加拿大度過了她的一生。
弟弟陳鶴年也在職業學校學習了一段時間之后又轉學到了北京的高中,最后考入了北京大學的政法系,是一名非常優秀的學生,陳鶴年在大學期間就積極參加共產黨組織領導的各種活動,還發展成為了預備黨員。
畢業后的陳鶴年也加入到了革命事業當中成為一名地下黨員,在組織中負責收發電報和培養其他的革命同志。
但是后來他的事業和生活也受到了父親的影響,因為陳獨秀在黨內犯了“右”傾錯誤,為革命事業造成了非常重大的創傷,這讓陳獨秀以及當時還在黨內工作的陳鶴年的處境非常尷尬。
因為父親的原因,陳鶴年在工作上面臨著四處碰壁的情況,甚至還有一些激進的同志對陳鶴年進行了威脅。
后來陳鶴年為保護自己和家人,與妻子決定隱姓埋名逃到香港躲避了一段時間,等到時局穩定之后又回到內地生活。
陳鶴年在香港時憑借著自身的豐富學識也成為了一名很有名氣的新聞工作者,但是令他遺憾的是直到陳鶴年死之前都沒能回到大陸。
人總是被時代裹挾著前進,出生在那樣一個時代之中,就不得不忍受時局戰亂,忍受流離失所、家人不能團聚的痛苦,甚至還有可能為了追求自己的理想和事業而獻出自己的生命。
陳獨秀的子女們每一個都非常優秀,他們在父親的影響下都十分刻苦好學,成長為非常優秀的青年,但是他們也不得不遭受很多的磨難。
我們需要像陳延年那樣的革命戰士獻出自己的青春熱血為新中國而奮斗,我們也需要像陳松年那樣無數個平凡且艱苦的普通人頑強拼搏共同構筑富強美麗的新中國。
本文來自網絡或網友投稿,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聯系郵箱:wyl860211@qq.com,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相關素材